冬季低温割胶对橡胶树热研879产胶及其质量的影响
张豪;张华;黎晓思;聂智毅;吴秋欣;曾日中;以橡胶树无性系热研879为研究对象,探明海南冬季低温割胶对橡胶树胶乳生理参数及橡胶质量的影响,为指导橡胶树热研879冬季低温割胶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S/2 d/3(半螺旋、3天1刀)为割制,在冬季低温气象条件下对热研879进行割胶,测定胶乳产量、干胶含量、硫醇、蔗糖和无机磷含量和橡胶粒子粒径,以及生胶的橡胶分子量、门尼黏度值、氮含量、塑性初值P0和塑性保持率PRI等质量指标,并进行实验数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冬季低温割胶会导致橡胶树热研879的胶乳产量、干胶含量、蔗糖、橡胶粒子粒径、橡胶分子量、门尼黏度值和塑性初值P0出现连续下降的趋势,并且这种下降趋势在持续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当温度回升时,这些胶乳生理参数和橡胶质量指标又会迅速升高;而胶乳硫醇和无机磷含量的变化则相反,随着温度下降,其含量升高。在生胶质量方面,门尼黏度值、橡胶分子量和塑性初值P0随着低温割胶的进行表现出持续下降,并且它们之间呈现正相关性,但与氮含量、塑性保持率PRI呈负相关;生胶的氮含量与塑性保持率PRI随着温度下降却持续增长,并且它们之间也呈现出正相关性。冬季低温会导致橡胶树热研879产胶量和橡胶质量下降,其中胶乳蔗糖和无机磷含量的下降是引起胶乳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而生胶质量的下降可能与橡胶分子量下降和氮含量升高密切相关。因此,冬季低温不利于高性能天然橡胶的割胶生产。
强宿根高抗黑穗病甘蔗新品种桂糖6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宇萍;邓宇驰;王伦旺;宋修鹏;刘晓燕;颜梅新;为给蔗区提供优良甘蔗新品种,以桂糖02123和云蔗89159为亲本组合进行杂交,在实生苗假植和选种圃分别进行宿根性评价和耐机收等性状指数选择,经过“五圃”育种、区试和7年宿根蔗试验、耐机收试验,育成甘蔗新品种桂糖69号。其第1年宿根蔗指数达到1.05,比对照高0.20;第1至第7年宿根蔗产量达到101.32~75.71 t/hm2,比对照增产33.42%~50.87%;全期平均蔗糖分为15.16%,比对照高0.37个百分点;人工接种黑穗病发病率0;机收后的第1至第3年宿根蔗产量96.39~91.70 t/hm2,与人工砍收区的相当,耐机收指数为1.00~1.03。多年试验结果表明,桂糖69号为宿根性强,宿根年限5~6年以上,有效茎多、早熟、高糖、高产的品种,高抗黑穗病,耐机收能力强,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可在广西蔗区种植。
环剥处理与生长调节剂对河口青皮红心柚促花保果的影响
毕光林;杨永智;陈林杨;李春;张建春;赵东兴;云南河口地区种植的青皮红心柚存在青壮年树势强旺,营养生长量过大,成枝能力强,萌芽率弱,花量较少,坐果率低等问题。为减弱河口青皮红心柚树势,促进花芽形成和提高坐果率,以4年生青皮红心柚植株为试材,在9—11月进行主干环剥(直径11~16 cm)、主侧枝(直径7~9 cm)环剥处理、叶面喷施烯效唑、多效唑单独或组合处理的控梢促花试验;3—4月谢花后春梢老熟(叶片转绿2/3时)对另一批树进行环剥保果处理。结果表明,在河口地区9—11月环剥主侧枝(直径7~9 cm)+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烯效唑)促花效果最明显。同时能不同程度促进春梢增粗,节间长变短,叶长变短,起到控梢促花的作用。环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果实赤霉素3(GA3)、脱落酸(ABA)、植物细胞分裂素(CTK)、植物吲哚乙酸(IAA)含量。第一次生理落果期环剥主干或主枝对青皮红心柚有一定的保果作用。环剥处理能促进河口地区青皮红心柚成花,增加果实坐果数。上述研究表明,环割(剥)处理与生长调节剂有助于河口地区青皮红心柚促花保果,进而提高产量,对青皮红心柚在云南河口地区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建兰新发叶芽高生长模型的构建及其生长发育规律探讨
张佳语;分析建兰新发叶芽高生长发育规律,建立理想的生长模型,为兰花优质高效栽培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选用大棚栽培的忆香荷、君荷、高山春色3种建兰新发叶芽为研究材料,通过3种非线性模型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建立新发叶芽高生长模型,并对建兰叶芽生长期进行阶段划分,探讨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叶芽生长均符合植物的“S”型曲线生长的一般规律,3种模型也均能模拟建兰新发叶芽高的生长曲线,其中Logistic生长模型拟合优度更高,与实测值也更接近,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更好。通过Logistic模型方程将建兰叶芽生长阶段划分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其中生长盛期持续时间较长且生长量大,其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3.23%以上。研究提出了建兰新发叶芽生长模型及其生长规律,为建兰后续高效栽培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现代仪器分析及样品前处理净化在植物激素痕量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童婷婷;李洁琼;李俐霏;付金娥;夏祥华;周雅琴;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分析仪器推陈出新,研究现代仪器分析及样品前处理净化技术在植物激素痕量测定上的应用,对植物激素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相关文献研究,从光谱技术、色谱技术、质谱技术及其他技术4个方面探讨现代仪器在植物激素测定上的应用,从固相萃取小柱、QuEChERS快速处理、新型材料应用方面探讨样品前处理净化技术在植物激素测定上的应用,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当前植物激素以色谱质谱联用为主流测定仪器,多采用固相萃取小柱作样品前处理净化。新兴仪器及新型材料的出现虽然带来研究的突破,但仍需要经过考察和验证。相关结果为植物激素痕量测定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蒲公英胶乳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鉴定与抑制
李想;武泽晗;李宇石;张继川;通过蒲公英胶乳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提取与活性鉴定来确定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表征方法。本研究设置不同浓度的多酚氧化酶抑制剂,测试其对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筛选出效果最佳的抑制剂后,利用Lineweaver-Burk方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抑制剂的作用类型。根据抑制剂的类型和浓度与抑制率的关系,选出最合适的抑制剂进行复配。最后,将复配抑制剂加入蒲公英胶乳中,观察其对胶乳褐变与凝固现象的明显抑制作用。在溶液环境pH 6.1- 6.4之间,多酚氧化酶活性的较高,在环境温度为30 ℃下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较高。抗坏血酸抑制效果优于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亚硫酸钠的抑制效果,抗坏血酸与亚硫酸钠为竞争性抑制剂,柠檬酸与乙二胺四乙酸为非竞争性抑制剂,柠檬酸与亚硫酸钠复配后对胶乳的褐变与凝固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
姚庆群,谢贵水从叶绿体结构、光合色素的含量、光合酶的活性,活性氧代谢及叶绿素荧光等几方面综合分析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分析了气孔与非气孔之间的关系,认为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干旱的程度,今后应加强各个因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云南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伏成秀;董云峰;袁媛;张远强;刘树芳;为了梳理云南茶产业发展现状,明晰其与主要省份茶叶出口竞争力差异,探究制约云南茶叶出口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给出促进云南茶叶出口竞争力的指导建议。文章分别从云南茶叶生产、茶类结构、市场及出口贸易等方面对云南省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质量竞争力指数对云南茶叶出口竞争力进行测算,并与全国茶园面积排名前列的8个产茶大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云南茶叶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偏低,显示性比较优势国内保持稳定及具有质量竞争力优势。结合云南茶产业发展及出口竞争力的定量分析,从优化茶叶贸易环境、培育壮大出口经营主体、构建云茶绿色产业链等方面提出提升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浅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
李叶;黄华平;张新春;崔艳梅;邓睿;林培群;透射电镜具有高分辨率、直观性的特点,是研究微观组织结构的强有力工具,在材料、医学、生物、化学、物理等各个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生物样品的特点,介绍了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生物样品的制备,综述了透射电子显微镜作为生物组织、细胞及细胞器超微结构观察工具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为透射电镜的初学者以及科研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和使用透射电镜提供参考。
木质素的提取方法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张桂梅,廖双泉,蔺海兰,廖建和木质素主要来源于造纸黑液,具有潜在的工业价值。目前,大多数木质素随废水被排放到自然界中,造成环境的污染。从资源的有效利用、环保两方面讲,木质素的回收再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木质素的提取方法及在工农业生产上综合利用的新成果。
InVEST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吴哲;陈歆;刘贝贝;初金凤;彭黎旭;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但目前仍很难对受到威胁的自然价值赋予恰当的衡量尺度,难以有效地管理复杂的生态系统。2007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大自然保护协会联合开发的InVEST模型实现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量评估,为全球各地自然资本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系统产品提供与生命支持功能的权衡提供了科学支撑。本文概述InVEST模型在国内外应用研究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