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rchhoff型二阶p-Laplacian脉冲微分系统解的存在性
张永尚;韩冷;王立波;利用变分方法的直接方法和山路引理,在非线性项及脉冲项满足适当的假设条件下,获得了一类具有p-Laplace算子、Kirchhoff项及非线性脉冲效应的二阶Dirichlet微分系统解的两个存在性结果。
具有垂直传播的随机HIV/AIDS传染病模型
赵美玲;蒋亚茹;建立一类具有垂直传播的随机HIV/AIDS传染病模型,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并利用It8公式,得到该随机模型正解的全局存在唯一性。证明了当Rs_0>1时,该模型存在平稳遍历分布,此时HIV/AIDS将持续存在;当Re_0<1时,疾病将会灭绝。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外源激素和基质促进糠椴扦插生根效应
林琳;于聪;陈乐;龙生;张馨元;都佳怡;石妍妍;穆怀志;糠椴是珍贵的用材、绿化和蜜源树种,扦插繁殖十分困难。分析外源激素和扦插基质对糠椴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对于糠椴扦插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糠椴半木质化插穗为材料,分析外源激素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扦插基质种类对插穗不定根生根率及不定根数、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种类与浓度-时间交互作用对生根率、平均不定根数和平均根长的影响均极显著。利用IBA和NAA处理插穗时,200 mg/L浸泡处理1 h效果最好;利用ABT1处理插穗时,100 mg/L浸泡处理2 h效果最好。基质种类对生根率和平均不定根数的影响均显著。相较于河沙,珍珠岩的生根效果更好。生根率、平均不定根数和平均根长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100 mg/L ABT1浸泡处理2 h、以珍珠岩作为扦插基质是糠椴半木质化插穗的最优处理方式。在最优处理方式下的生根率、平均不定根数和平均根长分别比总平均值高265.41%、93.17%和94.92%。
基于种实性状的红松优良无性系选择
刘刚;刘克俭;陆斐;吕伟伟;王丽丽;赵溪月;裴乙达;以吉林省永吉县林木种子站第一代红松种子园48 a生的69个红松无性系为研究对象,测定种实品质指标和形态指标,进行方差分析,估算重复力,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布雷金多综合评定的方法,筛选种实品质优良的无性系,为红松结实性状优良的良种繁育提供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并通过聚类分析进行分类。结果显示:红松无性系间种实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和相关性;综合评选出8个优良无性系,入选率为11.6%,优良无性系球果质量、出籽量、种仁质量、千粒重、结实量的重复增益分别达到6.01%、3.15%、14.55%、6.34%和17.41%;69个无性系聚类为3个类群,类群Ⅰ为种实质量优异无性系,类群Ⅱ为种子高产无性系,类群Ⅲ为球果高产无性系。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五味子乙素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小鼠的影响
王思为;张成义;王琦;郭紫燕;刘亦婷;伦子龙;马瑶;陈曦;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SchB)对MK-801致精神分裂症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 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SchB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利用MK-801诱导损伤,构建精神分裂症模型,通过自主活动试验、旷场试验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NF-κB水平;通过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组织情况。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SchB治疗精神分裂症潜在靶点有15个。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可知:生物过程(BP)主要与RNA聚合酶Ⅱ转录正调控、DNA模板转录正调控、RNA聚合酶Ⅱ转录负调控等相关;细胞组分(CC)主要与细胞质、细胞核、核质等相关;分子功能(MF)主要与酶结合、类固醇结合、核受体活性等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可知,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途径及催乳素信号通路等18条通路。动物试验可知,与MOD组比较,SchB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运动总距离明显减少(P<0.05,P<0.001),血清中NF-κB、TNF-α、IL-6、IL-1β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P<0.001),海马组织中神经元损伤减少。结论 SchB减轻了精神分裂症模型小鼠的精神分裂症样行为,通过抑制炎症保护神经元细胞,减少神经元损伤。
丹参酮ⅡA抑制葡萄糖代谢对前列腺癌细胞C4-2和LNCaP凋亡的影响
陈姝彤;侯宗昊;王馨;郭玉苗;赵杰瑞;王一;张若文;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抑制葡萄糖代谢对前列腺癌细胞C4-2和LNCaP凋亡的影响,以期进一步阐明丹参酮ⅡA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C4-2、LNCaP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20、40、60、80μmol/L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处理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选取20、40μmol/L丹参酮ⅡA处理组作为试验组,未处理组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细胞处理24 h后,利用GOPOD氧化酶法检测细胞葡萄糖含量,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ATP含量,比色法检测细胞乳酸产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代谢相关蛋白GLUT1、PKM2、HK2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PARP-1表达水平。结果 MTT试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处理C4-2和LNCaP细胞后,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选取20、40μmol/L进行后续试验。GOPOD氧化酶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丹参酮ⅡA处理24 h后,细胞内葡萄糖含量明显降低(P<0.01);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丹参酮ⅡA处理24 h后,细胞内ATP含量明显降低(P<0.01);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丹参酮ⅡA处理24 h后,细胞内乳酸产率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丹参酮ⅡA处理后,前列腺癌C4-2、LNCaP细胞中GLUT1、PKM2、HK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P<0.01),Bax、PAR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 通过体外研究可知,丹参酮ⅡA对前列腺癌C4-2、LNCaP细胞葡萄糖代谢具有抑制作用,可促进前列腺癌C4-2、LNCaP细胞凋亡。
慢性脑低灌注AD小鼠模型中自噬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调控机制
刘柠;李彤;赵苗苗;商敬伟;目的 探讨自噬对慢性脑低灌注(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CCH)加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病程中小胶质细胞极化状态的调控机制,为AD治疗干预提供新的策略。方法 将试验小鼠分为对照组、AD组、AD+CCH组、3-MA治疗组和RAPA治疗组。通过T-迷宫试验评估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自噬(LC3-Ⅰ/Ⅱ、SQSTM1/p62)、炎症及小胶质细胞极化(TNF-α、IL-6、IL-1β、CD16/32、CD163、IL-4、IL-10)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AD组比较,AD+CCH组表现出认知功能显著下降,包括潜伏期显著延长、正确选择率显著降低(P<0.05);与AD+CCH组比较,3-MA治疗组潜伏期缩短、正确选择率及识别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自噬标志物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D组和AD+CCH组中LC3-Ⅱ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SQSTM1/p62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与AD组比较,AD+CCH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胶质细胞极化相关蛋白在AD组和AD+CCH组中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AD组比较,AD+CCH组变化尤为显著(P<0.05);与AD+CCH组比较,3-MA治疗组显著抑制了小胶质细胞极化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CCH加剧了AD中的自噬过度激活。本试验表明,抑制自噬可改善系统功能,减少毒性物质积累,并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影响疾病进程,为AD合并慢性脑低灌注提供以自噬为靶点治疗的理论依据。
基于特异性PCR技术的龙胆及其伪品鉴别
高兴美;姜珊;安丽萍;徐广宇;郭笑;刘畅;韩笑;目的 优化龙胆DNA提取方法,建立一种针对龙胆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鉴别方法,快速、准确地鉴别龙胆及其伪品。方法 改良CTAB法提取龙胆及其伪品DNA,设计龙胆特异性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并对龙胆及伪品进行特异物种PCR鉴定和方法学考察。结果 改良CTAB法后,提取的龙胆DNA浓度及纯度显著提高,特异性引物可区分龙胆及其伪品,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为龙胆鉴别提供参考。
最新动态
学报编辑部协办的“长白山森林康养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25年度吉林省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建设示范案例库•精品科技期刊案例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25北方精品期刊展”
本刊获评“学术影响力进步期刊(2024)”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24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科技期刊”
学报编辑部开展期刊赠送活动
本刊副主编、编辑被遴选为吉林省高校科技期刊“优秀主编” “优秀编辑”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再次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目录
学报被“吉林省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计划”遴选为 “先进集体”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19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名录
more..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0